步入式高低温环境试验箱是用于模拟温度环境的大型设备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、电子电器等领域。其内部养护直接影响设备性能、测试精度及使用寿命。以下从清洁维护、关键部件检查、环境控制、安全操作等方面,系统阐述养护要点。
一、日常清洁与基础维护
1. 箱体内部清洁
- 频率:每次试验结束后或每周一次(根据使用频率调整)。
- 操作:
- 使用无纤维软布或防静电毛刷清除箱体内壁、搁架、风道上的灰尘和杂物。
- 对冷凝水排放口、接水盘等易积水部位进行擦拭,防止霉菌滋生。
- 禁止使用有机溶剂(如酒精、丙酮)清洁不锈钢或镀铝内壁,以免腐蚀表面。
2. 通风系统清理
- 重点区域:进风口滤网、冷凝器翅片、蒸发器散热片。
- 方法:
- 拆下进风口滤网,用高压空气或清水冲洗,晾干后装回。
- 使用专用毛刷清理冷凝器翅片间的灰尘,确保散热效率。
- 检查风机电机轴承,定期加注耐高温润滑脂(如二硫化钼)。
3. 电气柜除尘
- 断开电源后,打开电气控制柜,用压缩空气或吸尘器清除PLC模块、继电器、接触器表面的灰尘,防止短路。
二、关键部件检查与维护
1. 制冷系统维护
- 压缩机检查:
- 每月检查压缩机油位,若低于视镜中线需补充冷冻油(如ISO 68矿物油)。
- 听压缩机运行声音,异常振动或噪音可能提示轴承磨损或液击故障。
- 冷媒回路检测:
- 每年检查冷媒压力(R404A/R23等环保冷媒),压力异常时需检漏并补充冷媒。
- 观察蒸发器结霜情况,过度结霜需检查膨胀阀开度或除霜系统。
2. 加热系统维护
- 加热丝检查:
- 断开电源后,目测加热丝有无断裂、氧化或松动,必要时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,偏离额定值±10%需更换。
- 清理加热丝表面氧化层,涂抹高温防锈漆。
- 温控模块校准:
- 使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(如PT100)对比试验箱控温精度,误差超过±1℃时需调整PLC参数或更换温控仪。
3. 传感器与控制系统
- 温湿度传感器:
- 每月检查传感器探头是否清洁,用无水乙醇擦拭表面,避免油污影响灵敏度。
- 每年校准一次,使用恒温槽或干湿球法对比,偏差超允许范围需重新标定。
- 电气接线检查:
- 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、氧化,紧固螺钉并涂抹抗氧化剂(如导电膏)。
三、环境控制与预防性维护
1. 温湿度稳定性控制
- 密封性检查:
- 每月检查箱体门封条、管道接口等处是否漏气,用烟雾测试仪或肥皂水检测泄漏点。
- 更换老化密封条(硅胶或氟橡胶材质),确保密闭性。
- 湿度调节:
- 对带湿度功能的试验箱,定期更换湿膜加湿器的蒸发芯,防止微生物滋生。
- 检查除湿装置(如分子筛转轮)的工作状态,堵塞时需清洗或更换。
2. 预防性维护计划
- 季度维护:
- 检查门锁机构、铰链润滑情况,涂抹防锈油。
- 测试安全保护装置(如超温报警、漏电保护)功能。
- 年度大修:
- 拆解制冷系统,更换干燥过滤器、润滑油,清洗冷凝器和蒸发器。
- 全面校准温控、湿控系统,更新PLC程序(如厂家发布升级版本)。
四、安全操作与应急处理
1. 安全规范
- 养护前必须切断电源,悬挂“维修中”警示牌。
- 穿戴绝缘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接触运动部件或高压区域。
2.应急处理
- 超温报警:立即停机,检查加热元件是否短路或温控器失效。
- 制冷故障:关闭压缩机,排查冷媒泄漏或压缩机过载原因。
- 漏水处理:清理接水盘,检查排水管是否堵塞或破裂。